試用期可以任意解僱員工?5大常見迷思一次解!

By
Jamie
3/31/2025
4
分鐘閱讀

💡法規並未規定需設置試用期,試用期不可無限度延長

💡試用期當中也必須遵守相關規定,工資、投保及加班費等

💡儘管試用期不合適解僱也需要遵循相關規定

在職場中,「試用期」是一個常見的概念,許多企業會在新員工入職時設定一段試用期,以評估其能力與適應程度。然而,關於試用期的法律規範以及相關迷思,仍有許多人不甚了解。本文將針對試用期的法規要求與常見誤解進行探討。

試用期的法規規範

1. 法律是否強制規定試用期?

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,並沒有強制規定企業必須設置試用期,但若企業決定採用試用期,則必須遵守相關的勞動法規。

2. 試用期的最長期限?

勞基法並未明確規範試用期最長時間,但通常企業會設定1至3個月,部分職位(如高階主管或技術專業人才)可能會延長至6個月。

3. 試用期內是否適用勞動法規?

試用期內,員工仍屬於正式雇傭關係,因此享有勞動法所保障的權益,例如基本工資、工時限制、勞保及健保等均適用。

4. 試用期內可以隨意解雇員工嗎?

試用期並不代表企業可以無條件解雇員工。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,企業若要終止勞動契約,仍須符合法定解雇條件,例如員工未能勝任工作、嚴重違反紀律等,並依照法律規定給予適當的預告期或資遣費。

試用期5大常見迷思

1. 試用期內公司可隨時解雇員工,無需理由

如前述,試用期內解雇員工仍須符合合法解雇條件,不能無故或隨意解雇。

2. 試用期薪資可以低於正式員工

企業不得因試用期而支付低於基本工資的薪資。雖然有些公司會在試用期間提供較低薪資,但仍須符合勞基法規定。

3. 試用期內不享有勞健保及其他福利

試用期內員工與正式員工同樣適用勞健保規定,公司應依法為員工投保,並提供基本勞動保障。

4. 試用期結束後,才算正式員工

試用期內,員工即屬於正式勞動契約關係,只是企業在此期間對員工的表現進行評估,並不影響員工的正式身分。

5. 試用期結束後,一定會轉為正式員工

試用期是雙方互相評估的階段,員工可以選擇是否繼續任職,而企業也有權決定是否讓員工轉為長期員工,但仍須符合相關法規程序。

結論

試用期雖然是企業常用的人事管理機制,但並不代表企業可以任意制定不合理的規則。員工在試用期間仍享有基本勞動保障,企業與勞工皆應對試用期的相關法規有清楚的認識,以確保雙方權益。

在求職時,員工應仔細閱讀勞動契約,了解試用期的規定,避免落入常見迷思,而企業則應依法辦理試用期相關事宜,以建立良好的勞動關係。

好文分享
Jam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