店家因應現場的需求以及人員的調度,不免都會碰到需要將兼職轉為正職,或是正職轉為兼職。轉換時年資、特休以及薪水該如何規劃呢?
💡年資:不論是兼職轉正職、正職轉兼職都是從受雇日開始計算。
💡特休:兼職按照實際工作時數依比例換算,正職直接依照年資計算。
💡薪資:約定時薪或月薪,以及店家是否有區分不同的獎金或福利等。
依照勞基法規定,員工的年資,一律從「受雇當日」開始起算,不因員工的受雇身分是全職、兼職、計時等有差別待遇。過往有雇主認為部分工時的員工轉正職時年資要按照比率打折,造成爭議,所以後來勞動部頒布「僱用部分時間工作勞工應行注意事項」時,對於部分工時的員工年資計算,也特別強調要從受僱日開始計算,而員工任職期間不論是從部分工時轉成全時勞工,或者由全時勞工轉成部分工時,年資計算都相同,不會有所改變。
不少店家會誤解特休是正職才有,兼職並沒有特休,以勞基法中僅有規範部分工時和全工時,也並無區分僅有全工時才有特休,只是計算方式有所不同,全工時(正職)直接以年資計算,滿半年3天,部分工時(兼職)則按實際工作時數依比例換算,例如一週工作20小時,滿半年有1.5天。然而,實務上對於兼職的管理通常是有上班才有薪水,會將特休時數直接換成代金。
部分工時(兼職)通常以時薪計算,全工時(正職)則多會約定為月薪。
但對於時薪制來說,由於基本工資所定的時薪(目前為183元/小時)已將本來就應由雇主負擔的例假與休息日工資,折入到該時薪中,因此若遇到例休假日只需要給假,並不用再另外加給。月薪制休例假日則都是有薪水的。因此,若以最低的基本工資來計算每小時等效時薪,時薪制的人事成本會比較高。